重阳佳节期间,定远县诗词楹联学会紧扣“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先后开展赏菊采风、敬老慰问、诗词朗诵等系列活动,以诗词为纽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温情关怀延续敬老爱老传统,让节日氛围兼具文化雅韵与人文温度。
10月23日,久雨初晴,该学会联合县老年大学(学会研学基地)诗词班,组织35名学员专程前往全椒菊博园,开启“菊开雅韵 诗咏重阳”主题采风。步入园区,亭台错落间,金黄、红袖、粉黛、星绿等各色菊花勾勒出多样造型,微风拂过,菊叶清香沁人心脾,偶有花瓣舒展的轻响似在诉说秋意;一队旗袍女子沿花海步道缓缓穿行,与烂漫菊景相映成趣,构成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走进南农工坊・菊花博览馆,“盘龙梦娇”“千丝万缕”“凤霞彩云”“绿旋风”“松竹梅”等珍稀菊花品种惊艳亮相,精致花艺与油画般的色彩瞬间吸引学员目光。馆内更以菊花盆景巧妙还原南屏山、古襄河、积玉桥等当地标志性景观,轻烟缭绕间宛若仙境,不少学员忍不住即兴起舞或入景拍照;一群红衣女子携油纸伞漫步绿色曲道,尽显“暗香浮动”的古典雅致。休息区中,学员们围坐品茗,或即兴构思诗作,或品读经典——从元稹《菊花》“此花开尽更无华”的傲骨,到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的清新,再到毛泽东《采桑子》“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豪情,诗词雅韵伴着菊香在馆内静静流淌。采风途中,学员们还专程参观全椒太平桥与吴敬梓纪念馆,透过古桥砖石的沧桑与儒林史料的厚重,探寻文学创作的深厚底蕴。归来后,大家围绕登高抒怀、敬老孝亲、秋日胜景、思亲怀友等角度潜心创作,让重阳文化在笔墨间传承。

10月26日,重阳佳节氛围正浓时,学会又组织部分会员前往“听竹轩”,看望慰问85岁高龄的定远诗词界长者林显勇先生,为其送上节日的诚挚祝福与暖心关怀。作为定远诗词文化事业的重要奠基人,林显勇先生深耕诗词领域数十载:曾担任曲阳诗社社长兼秘书长,主编《曲阳吟坛》第18至24辑、《定远春秋》4辑,用笔墨记录地方文化;著有《听竹轩吟草》《烟尘履迹》《晴窗漫语》等多部个人诗集,其创作成果与文化贡献被载入《中华诗人大辞典》等权威典籍。

慰问现场,林显勇先生精神矍铄、谈吐健朗。他指着墙上悬挂的书画作品,回忆当年筹备成立曲阳诗社的点滴细节——从最初召集诗友、筹措经费,到反复打磨刊物版式、筛选诗作,每一个故事都饱含对诗词事业的深情。谈及当前定远诗词队伍不断壮大、诗友团结友爱、文化传承有序时,先生眼中满是欣慰,并对后辈的努力给予高度肯定。会员们围坐一旁,认真聆听前辈的分享,不时就诗词创作技巧、地方文化挖掘等话题与先生交流互动,欢声笑语不断,氛围热烈温馨。活动尾声,大家与林显勇先生合影留念,齐声祝愿老人身体健康、福寿绵长,整场慰问活动在温情中持续一个多小时。

每逢重阳看望学会前辈已成为优良传统,既为老一辈诗词创作者带去尊重与关怀,也在新老会员间搭建起文化传承与情感交流的桥梁。据悉,重阳期间,该学会“我们的节日・重阳”还将组织重阳主题诗词朗诵活动,以多元形式弘扬重阳文化,让敬老爱老传统与诗词文化魅力代代延续。(刘钱 吴传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