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定远文明网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明培育

方格纸间练筋骨 横竖撇捺见精神——定远县房丹雅“新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5-05-07 来源:定远文明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房丹雅,女,汉族,20133月出生,定远县实验小学六年级7班学生。从班级黑板报的“小写手”到省级书法比赛的佼佼者,这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用五年多的时光在横竖撇捺间书写着成长答卷,以笔墨诠释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她先后20余次在省市县书法比赛中获奖,2024年更以硬笔作品斩获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定远县“优秀学生”“新时代好少年”,荣获定远县“红领巾奖章”个人二星章等荣誉。

结缘书法,开启破茧征程

一年级时,房丹雅的作业本总是被橡皮擦得“伤痕累累”,纸面常常起毛。老师见状,温柔地教导她:“与其反复修改,不如下笔前先看准。”这句话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她幼小的心灵,也点燃了她对写字的浓厚兴趣。此后,妈妈为她报名了书法兴趣班,一颗热爱书法的种子在她心底悄然种下。

自此,每日放学后,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嬉戏时,房丹雅总是独自留在教室的“书法角”,专心临摹字帖。练字之路充满艰辛,长时间的书写让她的中指疼痛不已,但她贴上创可贴后,便又毅然拿起笔继续练习。为了改掉写“捺”画带钩的习惯,她灵机一动,自创“一秒定格法”,每写完一捺,便悬腕停顿一秒,通过反复练习,直至形成肌肉记忆。寒来暑往,她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几年间累计临摹字帖达23本,仅《少年中国说》就抄写了30多遍。终于,在202111月滁州市“笔墨中国”硬笔书法比赛中,她凭借作品《少年中国说》首次获奖。当时年纪尚小的她,在众多高年级同学中崭露头角,这份来之不易的肯定,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她继续前行的道路,让她在书法之路上更加坚定、执着。

以字育人,锤炼高尚品格

“横平竖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这句誓言被房丹雅郑重地刻在了铅笔盒上,时刻提醒着自己。在她心中,硬笔书法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锤炼品格的磨刀石。

在妹妹眼中,房丹雅就像一位专业的“汉字医生”。每当妹妹的作业本上出现错别字,她总会耐心地进行指导:“你看,‘国’字的外框要写得方方正正,这就像我们做人要守规矩;里面的‘玉’字要居于正中间,象征着我们内心要纯净、正直。”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妹妹的字迹变得越来越工整,老师也不禁夸赞:“姐妹俩的字里都透着一股浩然正气。”

2023年,在定远县“普法杯”比赛中,房丹雅巧妙地将法律精神融入笔墨之中。书写时,“公正”二字的横画平稳有力,恰似天平一般公正无私;“法治”的捺笔刚劲挺拔,犹如利剑出鞘,彰显威严。她的这份独具匠心的作品最终荣获特等奖,评委们对她称赞有加:“她用手中的笔,将法律的庄严完美地诠释在了笔尖之上。”20234月,她在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书法比赛中荣获二等奖,面对这份荣誉,她没有丝毫骄傲自满,而是更加沉稳地在书法练习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终于,在20243月,她再次在这项比赛中斩获一等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书法技艺的高度认可,更是她五年来坚持不懈、努力练习的最好见证。

墨润童心,传递温暖力量

房丹雅始终坚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她不仅自己沉醉于书法的独特魅力之中,还积极主动地将这份热爱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班级里,她精心创立了“汉字诊所”,每个学期都会累计为50余名同学义务指导字迹问题。每当同学们为自己歪歪扭扭的字迹而苦恼时,她总是热情地伸出援手,拿起红笔,像一位认真负责的医生一样,仔细地为同学们“诊断”字迹问题,并耐心地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每个月,她都会积极参与社区举办的“银龄书法班”,累计服务时长已100余小时。在课堂上,她协助志愿者们悉心指导老人们练习硬笔书法,老人们都对她赞不绝口,常常笑着说:“小房老师可比亲孙女还耐心呢!”2023年冬天,她拿出自己比赛获得的奖金和平日里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为贫困山区的学生精心挑选并捐赠了50套硬笔字帖,每套字帖中还都附上了她亲手书写的鼓励卡片,用实际行动传递着书法的温暖力量。

全面发展,绽放多元星光

硬笔书法所磨炼出的专注力,如同赋予了房丹雅神奇的魔法,让她在各个领域都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在科技创新方面,她凭借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独特思考,创作出的科幻画在滁州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多项创新作品在县级比赛中获奖。她的绘画作品《美好校园》成功入选安徽省“艺润童心 美育新人”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展现出她在绘画领域的独特天赋和艺术素养。

从最初的铅笔橡皮,到如今的钢笔字帖,房丹雅用笔墨书写着新时代好少年的责任与担当。她的成长故事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一旦落在少年的心田,必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滋养生命,传承经典,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