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定远文明网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明培育

【厚德定远】严明友:义务坚持红色教育 用歌声播撒革命信仰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2-02-28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地处滁州市定远县朱湾小学的音乐教室里,一批学生正在听91岁的严明友老师给他们上音乐课。黑板上挂着一张严老师用毛笔抄写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谱和歌词。“它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希望你们能继承发扬无产阶级革命传统,立德做人、立志成才。”严老师的音乐课总是会结合他的经历,给孩子们讲讲革命故事和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啊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呀方,就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在革命老区定远县朱湾镇的乡村小路上,严明友高唱着这首歌曲,迈步行走了近70年,不论是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当农村教师,还是退休后义务到几所小学教音乐,他的歌声一直豪迈而嘹亮,步伐一直坚定而有力。

从部队转业到地方 打起背包到农村教书 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时光回溯到八九十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严明友儿时的朱湾,正是新四军抗击日伪的重要战场。严明友从小在心底种下红色的种子,立志参军。1942年冬天,正读小学四年级、只有13岁的严明友,经堂兄介绍,报名参加了新四军,分在新四军二师政治部政工队,经常为部队演出。1943年,新四军实施“精兵简政”,严明友因为年龄小,被精减回家。回家后,严明友继续读书,直到1948年8月,严明友第二次参军。

  两次参军,虽然时间不长,也没有经历过大的战斗,但部队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让严明友在“大熔炉”的淬炼下,不断进步、不断升华。1952年,严明友复员回乡,很快被调到盱眙县文教科当会计。他不贪图舒适安逸,强烈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学校去教书。经批准,仅当了63天会计的严明友,打起背包高高兴兴地去盱眙县老子山小学教书了。“教师,教孩子们文化和革命传统,做一个优秀的公民,好好读书、天天向上,立志高远,为祖国为人民为党立功劳。”严明友说,这是他的毕生追求,也是他的快乐之源。

        从1953年9月开始,严明友积极要求回到家乡革命老区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藕塘小学、年家岗小学、朱湾小学、朱湾中学等农村学校任教,主要承担政治、音乐、语文教学,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退休后 义务给农村孩子上音乐课 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1990年,严明友老师光荣退休了,但他的理想之火仍熊熊燃烧,信仰之基仍坚如磐石。

        看到很多农村学校缺乏音乐教师,很多学生渴求精神食粮,严明友决定尽其所能,义务支教。“我只要还能走能唱,就不能闲着。通过义务教学,可以教会孩子们无产阶级审美观,给他们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讲优良革命传统,讲革命英雄主义,不仅能陶冶孩子们的情操,给他们带去欢乐,也充实了我自己。”

        严明友每天身背挎包,步行去学校上课,最远的复兴小学有10多里路,他就自带干粮,中午在教室里就着白开水、咸菜吃馒头,从不麻烦学校,每周两天,每天6节课,一干就是20年。每每问及此事,严明友总说:“我一生不用两个字——‘苦’和‘累’,我觉得教孩子是很愉快的事情,我们在为人民服务,革命再苦再累也能以苦为甜。”

        有小学校长看他支教辛苦,中午在食堂打饭不收他钱,被他当众拒绝。朱湾中学想给他换一套大一点的宿舍,严明友说一个人够住了,坚持不换。

        严明友会演奏多种乐器,可他总是谦虚地说自己水平低,还要不断学习。为此,严明友买了一架钢琴,并在2006年至2008年,利用暑假自费到北京参加中央音乐学院乐器培训班,先后花去10000多元培训费。他还曾自己掏钱,共为几所学校捐赠了7台电子琴。  

        严明友的桌子上堆放着厚厚一摞他用毛笔抄写在大白纸上的歌谱和歌词,这其中,既有《新四军军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黄河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红色经典歌曲,也有《两只老虎》《七子之歌》等儿童歌曲,还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这样的抒情歌曲。“看这首《我和我的祖国》,去年风靡全中国,我十几年前就开始教孩子们唱了,赶在了流行的前头!”严明友说,他也要与时俱进,让孩子们一直喜欢他的音乐课。

从教近70年 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他人 做红色精神的发扬者

        从教近70年时间,严明友长期坚持学雷锋做好事。每当得知有的地方发生大的灾害,他都会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严明友经常自费买书籍送给镇政府的干部和学校的校长、老师,人手一本,每次都花去几千元。

        “金钱固然有价值,但世间比金钱有价值的东西太多了,国格、民族气节、法律、人民利益,哪一条都比金钱有价值,不能把位置颠倒了。”严明友说。

        严老师位于定远县朱湾初级中学的家,一间不到20平米的简陋瓦房内,摆放的一架钢琴十分显眼。除了钢琴,屋子里最多的就是各种类型的书籍和报纸,以及自费购买的新华字典、学习用品,这些字典、学习用品是作为奖品要送给学生的。平日里,严老师除了在学校教授学生音乐,回到住处,也会时不时地弹弹曲子。

 

        严明友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别人,心里唯一没有装的就是自己。1990年,严明友即将退休的时候,按规定可以享受离休待遇,但严明友婉拒了,他说:“想想那些为中国革命牺牲的烈士们,他们没有享受到新中国的幸福生活,比起他们来,我幸运多了。党培养我这么多年,我不应该向组织上伸手要待遇、要福利了。”

        严明友每月四千余元退休工资,除了生活费六百余元,其他的都资助给困难学生,捐给困难家庭。有人问他这些年捐了多少钱?严老说不知道,没算过。

        在严明友上衣口袋里,一直装着一张2011年2月23日填写的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表复印件,希望将来自己的器官可以用作医学研究,让生命在奉献中延续。2021年,严明友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